宏观点评:央行降准降息点评:信心改善方向确定 改善程度待检验
宏观事件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 月24 日宣布,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 月5 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.5 个百分点,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;1 月25 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利率0.25 个百分点,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。1。
核心观点
货币政策宽松,提振市场信心。
央行通过降准(本次降低0.5 个百分点,相比较去年两次0.25 个百分点的降幅略超预期),能够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态,提供了释放流动性的空间。此外,央行通过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利率0.25 个百分点,叠加12 月重启的PSL 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,总量和结构流动性释放的方向也更为明确, 我们认为市场将在货币政策宽松的过程中逐步重拾信心,关注短期利率的回落对于2 年期国债期货(TS)上的推动作用,市场的信心改善料推动风险资产(IM)的短期反弹。
关注货币政策传导,实体经济改善程度待检验。
在经济周期的底部改善的初期,央行的货币政策为金融中介释放流动性提供了“推动力”,但实体经济的有效提振仍需要“拉动力”,从财政万亿特别国债在2024 年的“投资性”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,到实体部门实际利率的有效降低提供扩张性动力。
财政扩张的货币化效果。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“2023 年第四季度,我们配合财政增发了1 万亿国债,绝大部分会在2024 年使用,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。
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,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,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”,我们理解当前财政扩张的仍是“市场化”为主,关注后期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配合,通过“工具创新”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政策传导。
风险
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,上游价格快速上涨风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