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报告

显示 收起

合盛硅业(603260)公司深度报告:把握成本优势 煤电硅一体化产业延伸未来可期

  核心观点:有机硅和工业硅景气触底,光伏一体化产业链助力成长

    工业硅供给有望改善,光伏需求持续增长。工业硅作为资源性、高耗能、高污染的产业,在当前双碳背景下,未来有望进一步加速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。而工业硅下游需求端主要受益于多晶硅以及汽车轻量化趋势拉动,未来需求增长可期,根据国际能源署在《2022年可再生能源》报告中显示,2027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。

      有机硅短期承压,不改长期向好。有机硅由于2022年行业单体产能迅速扩张,供给相对宽松,短期盈利能力有所承压,但行业集中度较高,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,行业CR4为58.68%,行业竞争加剧后将加速落后的中小产能出清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有机硅下游需求领域较为广泛,根据德国瓦克年报数据显示,新能源车领域有机硅需求是传统燃油车的四倍,同时有机硅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,中国等新兴有机硅消费市场的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不足1.0kg,而欧美等发达地区已接近2.0kg。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,中国、印度等区域的人均GDP不断增长,有机硅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

      公司是有机硅和工业硅行业龙头,煤电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。公司现有工业硅产能122万吨/年,行业占比19%,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/年,行业占比30%。工业硅、有机硅产销量位居行业首位。同时,公司在新疆区域自备电厂,凭借“煤电-工业硅-有机硅”的一体化成本优势构筑牢固的竞争力护城河。根据我们测算,公司凭借新疆区域自备电厂、自备石墨电极可分别为工业硅带来1269元/吨、232.6元/吨,合计1501.6元/吨的成本优势,为工业硅自身及下游产业链延伸奠定了显著的竞争优势。

      延伸“多晶硅+碳化硅”硅基新材料布局,未来可期。根据公司公告,2023年5月,公司2万片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生产线已通过验收,并具备量产能力,6英寸晶体良率达到90%,外延片良率达到95%,同时8英寸衬底也实现量产。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投资建设的20万吨/年多晶硅项目已于2023年三季度试生产,150万吨/年的光伏玻璃项目和20GW光伏组件项目,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陆续投产。公司“多晶硅+碳化硅”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布局,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。

      盈利预测和评级:我们预计公司2023-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.52/39.58/48.84亿元,EPS分别为2.65/3.68/4.55元,对应PE为17/13/10倍,考虑公司作为硅化工龙头企业,有机硅、工业硅产销量位居行业首位,“规模+一体化产业链” 优势显著,牢牢构筑起了公司的竞争力护城河,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布局多晶硅光伏产业链,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也已具备量产能力,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估值水平仍有一定提升空间。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
      风险提示: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;下游需求不及预期;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;能耗双控政策放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