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新闻

显示 收起

金融高频数据周报:如何理解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动

2024年1月3日,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.1002,贬值232 个基点,幅度为2023年6 月26 日以来最大。

   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如何形成?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。根据央行公告,2015 年8 月11 日起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进一步完善,报价模型为“收盘价+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”。2017 年5 月,“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”,报价模型引入“逆周期因子”,调整为“ 收盘价+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+逆周期因子”。2018 年1 月,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,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,陆续将“逆周期因子”调整至中性。

  如何理解1 月3 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232 个基点?

    11 月以来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贬值。中间价的报价机制不只是盯住美元, 也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。11 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回落4.01%至102.4,非美货币升值。但期间反映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行1.9%。

     逆周期因子” 可能再次调整至中性, 汇率双向波动,弹性增加。2023 年9 月15日-11 月15 日,人民币中间价一度在7.17-7.18 非常窄的波动区间震荡,弹性相对较小并非常态,在这一阶段可能再次启动“逆周期因子”对冲单边预期。现阶段美联储释放紧缩周期结束的信号,中美利差倒挂程度缓解,人民币汇率压力的阶段性缓解使得“逆周期因子”不必再扮演对冲顺周期行为的角色,可能再次回归中性,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加。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,有利于维护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,稳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。

  7.15 可能是是重要的技术点位。2023 年9-11 月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压力时,中间价一直保持在7.17-7.18 的狭窄范围波动,按照最大2%的波动幅度,其对应的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交易上限为7.31-7.32。同时,7.15 可能是重要的技术点位, 近期反复出现多空力量争夺。

    避免市场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,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将不利于出口保持竞争力。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、稳定市场汇率有重要作用,特别是市场预期较为单边的时刻。汇率预期有两个很好的观测指标:1 年期NDF 隐含的汇率预期和风险逆转期权的波动率,均显示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。当下美联储尚未正式宣布紧缩周期结束,我们预期2024 年2 季度其会开启降息周期。人民币在此时过快升值将影响后续的政策空间。2023 年前11 个月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分别累计贬值6.03%和1.51%,单边的过快升值可能会偏离基本面,影响出口竞争力和国际收支平衡。

   本周利率与汇率市场观察:

  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24230 亿元, 回笼年末投放的流动性。

   货币市场利率回落至政策利率下方,流动性合理充裕:本周SHIBOR007 和DR007分别收于1.7700%、1.7833%。但GC007 本周小幅上行至2.2750%(+2BP)。

 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快速上行:从上周的约5 万亿快速上升至约8 万亿。

  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,长端回落更快, 利差缩小: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.52%(-4BP),接近MLF 利率;1 年期回落至2.08%(-1BP)。

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保持在MLF 利率下方: 本周1 年期国有银行发行利率回落至2.46%,股份制银行上行至2.47%。

 美元指数快速上行1.05%至102.4,非美货币贬值:人民币本周贬值0.90%,即期汇率收于7.1566(较上周+646pips)。日元快速贬值-2.5%、欧元-0.86%、加元-0.82%、澳元-2.08%、英镑-0.13%。

风险提示

 1.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

 2.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

 3.政府债券发行超预期的风险

4.经济超预期下行的风险

5.美联储紧缩周期超预期加长的风险